中共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关于印发贯彻学习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会议精神实施意见的通知
明职院委〔2017〕12号
各院(系)、各部门:
为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全面推进我校更名改建工作,特别是全面做好第十三届省级文明学校总评、福建省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特制定我校贯彻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中共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贯彻学习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
中共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
2017年7月14日
附件:
中共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委员会贯彻学习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实施意见
一、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尤权书记重要讲话、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
党委将在暑期全校中层干部培训班上组织专题学习;各职能部门、各教学单位,各总支、支部要适时召开会议或“三会一课”,及时组织党员、教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重要讲话、省委尤权书记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讲话及高翔部长讲话,全面领会精神,准确把握实质,提高思想觉悟,进一步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水平,转化为全面推进更名改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动力,以新一届省级文明学校总评、第二轮教学质量评估检查的优异成绩喜迎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二、认清形势,把握方向,确定目标,明确任务
全体党员、教职员工要正确认识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形势,深刻认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至关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方向、目标任务和基本要求,坚持高校办学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坚持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贯穿到办学治校、更名改建、教学科研、育人育才全过程,遵行思想政治工作客观规律、内在要求,明确思想政治工作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增强党员、教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旗帜鲜明讲政治、理直气壮抓思政、卓有成效做工作。
三、建好主阵地,打好主动仗,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坚持并完善我校行之有效的“辅导员工作制”“班主任工作法”“学生导师制”等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继续开展我校“心之光”“心之旅”等大学生志愿服务并打造成品牌,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以“威斯尼斯人网页版大讲堂”为载体,以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三明地方文化为内容,实现我校各类讲座的规范化管理、常态化进行、特色文化育人,成为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平台、特色品牌。加强“舞龙舞狮”“模特礼仪”“健美操”“民族舞”等全校各类学生社团建设、管理;以三明闽学文化和精神文明创建为重点,打造威斯尼斯人网页版特色校园文化;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建立互联网思维,讲究信息传播艺术,建好学院官网、团委公众号、“易班”等校园网络阵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与信息时代的新途径、新技术相融合;严格、规范各类、各级报告会、研讨会和校报、校刊等意识形态阵地的管理,绝不给错误思想观念、低俗思想意识的传播留下空间。
四、改革创新思政课教学,拓宽思想政治工作主渠道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是高校公共课、基础课、专业课、技能课、实践课的首要课程,因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课堂。思想政治工作要坚守思政课堂教学的主阵地、拓宽思政课的主渠道、上好思政课的主课程;要贯彻“大思政”理念、方针、思路,以“接地气、激活力”为主旨、主题、主轴,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教学联系实践,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影响力;坚持并完善全体校领导为全体新生上思政课――上好大学第一课,坚持开展全体新生实地参观三明市博物馆、文明展览馆、城市规划馆及主题班会、观后感征文、“随手拍”比赛的“知三明、讲文明、爱学校”主题爱国主义和基本市情教育系列活动;总结并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例教学:在新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人生观课程中安排三明市道德模范讲述自己的人生观,在法律部分的课程中讲述“英语等级、计算机技能、护士资格、教师资格等国家考试作弊是违法”“同学担保要负法律责任”“借条的法律要求”等方面《大生活的法律知识》;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继续开讲“风展红旗如画――三明革命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钢创业史”“中国医改的三明路径――‘三医联动’‘三回归’经验”,闽学大师在三明:“闽学鼻祖杨时”“闽学奠基人罗从彦”“闽学大师-理学集大成者朱熹”的闽学文化系列,“三明土堡”“三明民俗”等方面专题的实例教学;更多开展“红色文化、客家文化、闽学文化、创业文化、改革文化、生态文化的思政课主题实践教学;逐步把思政课打造成为“老师爱上、学生爱听且终身受益”的精品课程,成为大学生思想武装的主课堂;开辟课堂教学第一课堂、实践教学第二课堂之外的第三课堂:组织好“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学习会”每一学期读一本经典好书、谈一次心得体会、办一场读书沙龙、一次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继续深度挖掘开发三明地方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传承红色文化、弘扬革命精神的“中央苏区宁化行”“纪念长征胜利宁化行”“反‘围剿’胜利建宁行”,传承客家文化、弘扬客家精神的“客家祖地石壁行”,传承抗战文化、弘扬抗战精神的“抗战省会永安行”,传承闽学文化、弘扬闽学精神的“朱熹故里尤溪行”“杨时故里将乐行”“从彦故里沙县行”,传承改革文化、弘扬创新精神的“林改源头洪田行”“大众创业-小吃大产业沙县行”等多方面主题的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社会实践活动;优选校外各类专家担任思政课专题教学,并优选其中的优秀专家聘任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客座教授”,打造一支综合素质高、教学能力强的专任教师与客座教授、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五、建章立制,完善责任,敢于担当,坚强领导
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校长负责制、党委议事制、党委会议制、党委工作制等各项制度,成为更名改建、文明创建、教学改革等方面事业发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组织建设上,要进一步夯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发挥总支、支部党组织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支撑作用,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特别是完善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使之成为院系思想政治工作领导核心、重要保障,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