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校园新闻 >> 正文
 
今天是:
 
【三明日报】风景这边独好——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硬件建设侧记
 
     
 
发布时间:2017-07-02        访问次数:

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一群群即将告别母校的学子们,纷纷来到三明职业技术学院朱子文化广场、“299登峰路”、校园大操场等处合影留念,把对母校最美好的记忆定格在一张张美图中。

打造“硬环境”,提升“软实力”。近年来,三明职业技术学院依托周边秀丽的自然风光,坚持软、硬环境两手抓,着力打造优美校园环境,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为环境育人奠定了坚实基础。

持续投入,打造幽雅校园

虎山巍巍,沙溪河长,这方灵秀沃土孕育了闽师源流,但百年老校必定要经历一番旧貌换新颜式的打造。

“原来的校园环境显得很简陋,学校大操场是泥土地面,教学楼、实训室和宿舍都挤在同一幢楼里。”朱老师在学校工作了20多年,校园内的一草一木她再熟悉不过了。

校园环境是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党委高度重视校园基础设施建设,2007年,学院首期基建项目开始动工。第二年,新建教学综合楼项目中教学楼投入使用,满足了学院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的需求。

硬件建设需要真金白银。在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先后投入1.82亿元,完成校园一期、二期工程,新建办公楼、教学楼、田径场、学生活动中心及3栋学生公寓,校舍面积达到10.7万平方米,新建校内实训中心4个、实训(验)室31个,原先的荒坡灰楼,被一幢幢依势而建的高大建筑取代。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299登峰路”是机电系连接校园的一条通道,在学院耳熟能详,它的前世今生是校园环境建设的又一缩影。

“原先路边还有菜地,种着地瓜、玉米、西红柿,夏天很多蚊虫,感觉和在农村上学差不多。”邓茂华是机电系2013级学生,三年前的“299登峰路”景象犹在眼前。

学院大力实施“美丽校园”工程,全面绿化、美化、香化校园。“299登峰路”边的山坡被学院列入托管林地改造项目,进行绿化、花化。“台阶中间是樟树,两侧是杜鹃、桂花树,路边的林地内种植了日本樱花、福建山樱等苗木。”后勤管理处巫圣义说,每当春回大地,这里一片姹紫嫣红。

“现在‘299’已经成为学校的一处景点,实习半年后回来,发现这里有了新变化。”邓茂华说。

“美丽校园”建设不停步:学院对主教学楼朱熹楼后边坡进行了绿化改造,今年田径场周边新植草皮1300多平方米,种下碧桃40株……校园处处绿意盎然。

随着仙人谷国家森林公园、城市绿道等对市民开放,“美丽校园”和周边风景融为一体。学生们说,徜徉校园,鸟语花香,既可领略秀丽多姿的自然风光,又能感受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一个渗透着文化气息的绿色空间。

十年砥砺,风雨前行,学院终于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绚丽容颜。去年,省委、省政府授予学院“第十二届省级文明学校”称号。

以生为本,改善育人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提升了学院办学知名度和美誉度,学院办学规模持续扩大,目前在校生总数达6000余人,如何进一步改善学生学习、生活环境,被提上学校议事日程。

去年5月,一场细雨过后,空气格外清新。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和鞭炮声,学院梦园5号学生公寓顺利封顶,于去年秋季开学后投入使用。作为学院三期工程,它与今年9月即将投入使用的梦园6号学生公寓各有189间标准宿舍,每间宿舍配置新标准公寓床6张,空调、热水器、网络线等设施一应俱全。

“我和高中同学交流过,他们所在大学的住宿条件比这差多了,有些同学是10个人住一间宿舍,除了电风扇,什么都没有。”张永勋是轻纺专业一年级学生,来自河南,他说,虽然高中以前没在学校住过,但住在学院和家里的感觉差不多。

巫圣义介绍说,三期工程全面完工后,全校学生公寓床位达5300张,每间宿舍均配空调、热水器,学生住宿条件将得到全面改善。

改善了学生住宿条件,用电问题随之而来。学院原有的630千伏安配电设施,已经无法满足校园用电需求,经常发生跳闸断电事故,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去年元旦,院党委下决心实施校园电网扩容改造。“在一期电网改造新增1600千伏安的基础上,结合校园三期工程建设,学院将实施二期电网改造工程,新建一间拥有4230千伏安变压器的配电房,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全部完工后将从根本上解决全校用电问题。”巫圣义说。

“以生为本”,不仅要让学生们住得舒心,还要吃得放心。5月12日早上,学前教育4位女生下课后,走进第一食堂用餐,她们说饭菜可口,非常实惠。

“饭菜价格由学院统一规定,我们两个食堂之间只能比质量、比服务。”学院第二食堂负责人颜国宾说,他把餐厅分成不同区域进行多样经营,每餐提供荤素菜品50多种,最多时一餐有一千多名学生用餐。

有竞争才能促进发展。学院第一、第二食堂均被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授予A级食堂,食堂花色品种、饭菜价格、就餐环境、卫生管理均广受师生及社会好评。

完善设施,提升办学水平

大学不能只有大楼,职业院校的竞争说到底是实力的较量。鉴于此,学院不断完善办学设施,提升办学水平。

实训基地建设是体现职业技术学院办学特色,培养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

吴荣亮是机电系2013级数控专业学生,今年元旦后到福建三明双轮化工机械有限公司实习半年。因为表现出色,公司与他签订了就业合同,并派他前往德国克罗马思公司进修半年。

“班上共有8名同学到公司实习,我是惟一一个被选派到德国学习的。”吴荣亮说,作为一名技术工人,动手能力至关重要,学院实训基地为自己的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全省惟一的公办纺织类专业,轻纺工业系传承、积淀着三明轻纺工业学校办学特色,专业涵盖现代纺织技术、染整技术、服装设计和印刷技术,是学院“拳头”院系。

“我是通过别人介绍才填报学院轻纺工业系,今年入学才一年,但通过实训基地还是掌握了许多专业技能,当初的选择还是正确的。”张永勋说。

近年来,学院以示范专业建设为龙头,借助教育部、财政部“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加快推进实训基地建设,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保障。目前,学院已建成覆盖校内五大专业群的校内外实践基地,形成了“赛训一体、课证一体、校企(企业、医院、幼儿园)一体”的实验实训实践教学模式,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撑。

过硬的实际操作能力,是高职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竞争的优势所在。“拿到毕业证,我们就可以和公司正式签合同了。”曾剑彬和邓茂华刚刚从中国中车泉州轨道装备有限公司实习回来,凭借过硬技术,双双被公司录用。

曾剑彬和邓茂华只是学院毕业生顺利踏上就业岗位的一个注解。据统计,全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历年来保持在96%以上。

为了最大限度实现资源共享,学院利用实训基地承接各类比赛。去年,学院圆满完成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赛“企业沙盘模拟经营”“服装设计”“服装制版与工艺”三个竞赛项目,省监狱系统劳动改造管理与技能比武大赛,市中职学校职业英语技能大赛等赛事承办工作。

好风凭借力。学院实训基地已成为专业教学改革的试验田、对外服务社会的窗口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训练的创意工厂。

(《三明日报》2016年6月30日第 A1版: 要闻 记者 罗鸣灶)

链接地址:http://smrb.smnet.com.cn/shtml/smrb/20160630/109955.shtml

关闭

 
     
 
[打印]   [关闭本窗口]
 
建议1680×1050分辨率或更高,IE10.0以上内核的浏览器浏览本站点
联系电话:0598-8282382(办公室) 0598-8282672(招生办) 0598-8282395(成教)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路6号 邮编:365000 电子邮件:smzybgs@126.com  闽ICP备17016895号  闽公安备:35040202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