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时代楷模家风、完善学生的人格和创新精神。6月4日至6月10日,人文与教育系开展以“重视家风家训,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活动中,指导教师通过征文比赛策划案,引导选手们了解比赛的内容、规则及写作方向。选手们结合了自己的真实案例,对“何为优良家风”,“如何继承优秀家风、家训”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地诠释,运用优美的文字表达了家风家训对自身的影响。
经过一系列的投稿和评比,最终21早教3班方芳、20学前8班陈思亭、21高铁黄丽荣的征文获得一等奖;21学前6班兰梅娟、20早教1班陈瑜、21早教1班董嘉怡、21早教4班杨夏烁、20学前6班王钰颖的征文获得二等奖;21学前5班张佳颖、20学前6班邹珊、21学前4班陈燕萍、20学前7班沈瑞灵、20体保沈通、21学前5班陈紫霞、21早教2班张艳、21学前4班吴安蓉的征文获得三等奖。
此次活动旨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淳朴向善的优良家风,引领家庭成员健康生活。活动通过征文的形式,不仅让师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得到良好家风家训家教的感染和熏陶,还营造出了积极传播正能量的氛围。
优秀作品展示
朗诵者 21早教1班 李洁
常思常念 涵养家风 朗诵者 21早教1班 李洁音频:00:0009:05
常思常念 涵养家风
人文与教育系 21早教3班 方芳
常言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只有建设好我们的小家,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建设献上一份绵薄之力。想要建设好我们的小家必然离不开家风家训的传承。古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诗人陆游,近有“誓志为国不为家,涉江渡海走天涯”的赵一曼女士。泱泱华夏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诸多优良家风家训值得我们宣传和弘扬。
我家在闽南小城,我们家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与黄土打交道的日子渐渐孕育着他们淳朴的民风民俗。我的爸爸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耳目渲染间他对家风家训也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和领悟。
提到家风家训,首当其冲的便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的爱国家风。打小爸爸就对我们说,忠于国家忠于党服务人民是我们必备的优良品格。2020年疫情肆掠,医生护士们在一线抗击病毒,群众自觉在家隔离。我的哥哥主动报名社区志愿者,每天奔走在社区的每个角落里。那时社区要求我们注射疫苗,但疫苗刚研发不久而且还是免费的,大家对疫苗的接受程度并不是那么高。有些老人对疫情的认知也不是很高,他们觉得这不过这是普通的小感冒不足为奇。试想一下连口罩都不愿意佩戴的老人们怎么可能接受疫苗呢?这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哥哥他们的工作量。哥哥说,那天他到社区里上门普及疫情知识,劝说老人们注射疫苗的时候,有位老人还把他们当骗子扬言要报警抓他们。哥哥回忆起这段往事的时候苦笑着说,那时候真的很累,以至于他一度想放弃。每每回想起爸爸一直教育我们要忠于国家忠于党服务人民的话语,他最终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期我在所不辞。”哥哥说起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洋溢着笑容。“君子之道,莫大乎以忠诚为天下倡”身为党员干部的爸爸,始终将爱国情怀融入到对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树立爱国为荣,叛国为耻的家风家训。
国之下便是家。爸爸常说,孝是治家根本,家庭教育的好坏体现在他们的孩子是否孝顺。《孝经》中提到“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孝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孝敬父母就是其中一种。从我记事起,我总觉得爸爸讨厌短裤,不管多热的天爸爸永远都是深黑色长裤。直到某天无意间瞥见爸爸的腿上有一道很深的疤痕,我才懂得原来爸爸的长裤是为了挡住疤痕。我缠着爸爸问这道疤痕从何而来他总笑而不语。在我一次又一次的追问下,奶奶对我说了一个故事。爸爸小时候,还没有煤炭,想要烧水就得去山上砍柴。一天爷爷去村里帮忙干活,砍柴这一重任就落到了奶奶头上。可惜天公不作美,那天下了倾盆大雨。爸爸下了学堂回来时家里一片寂静,一问邻居才知道爷爷还在村里帮忙,奶奶独自上山砍柴还没回来。爸爸慌忙放下书包披上蓑衣就往山上跑,在路上遇到了艰难返程的奶奶。爸爸赶紧接过奶奶背上的柴火扶着奶奶就往下走。路很滑,爸爸扶着奶奶走的很慢很慢。天有不测风云,当他们走到山脚下的时候一棵枯树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爸爸眼疾手快的推开了奶奶,自己则因为站不稳摔在了地上,腿上的疤痕就是那时候留下的......奶奶抹着眼泪回忆这段往事眼底里的心疼清晰可见。“夫孝,德之本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每当我和爸爸意见不合起冲突之时,我总会借这句话提醒自己要孝顺爸爸妈妈,不应一时冲动,伤了爸爸妈妈的心。
世人常说活到老学到老,爸爸以身作则教育我们,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情。我不爱学习,学习过程对我来讲是漫长曲折,看不到成果时候我很容易感到沮丧。高考在即,一模成绩出来后,爸爸看着一蹶不振的我很生气,“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爸爸说,学习了这么久终于要熬到头了。如果连这一段时间都没办法熬过去,将来还能做什么?我承认,爸爸的话让我很沮丧,但沮丧并不能改变什么,我开始尝试改变。我规划着学习,按照计划一步一步努力。过程真的很曲折,况且我基础不好,在短时间内想有大的提升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我给自己制定了密密麻麻的学习计划,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执行。这过程中我不止一次萌发出偷懒的想法,每每想放下书捧起手机的时候,耳边总会响起爸爸那句“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天道酬勤,我也在不久后的高考取得较为满意的分数,如愿被第一志愿录取。身为教育行业的学生,我定将在大学生涯里砥砺前行,不负众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扶摇直上,离不开平时的锻炼,学习想要厚积薄发也离不开平日里不断地积累。平日里牢牢打基础,终有雨过天晴的时候。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的价值观。义方既训,家道颖颖。中华民族文化史家风文化沉淀深厚源远流长。从东汉杨震到开国总理周恩来,一代代人无不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影响和教育家人。家风连接着民风和党风,只有常思常念才能涵养好家风。在爸爸的影响教育下,优良思想和品德操守如细雨般根植于我们的心中,根植于家庭中。爸爸的教育让我深刻认识家风家训建设的重要意义,努力成为家风树建的参与者。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应当自觉承担起把优良家风传承下去的历史重任,大到爱党爱国,小到举止文明,不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传播优良传统文化和红色精神,让优秀的中华文化世世代代,永放光芒!

供稿:人文与教育系 王钰颖 审核:宣传统战部 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