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构建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相适应的课程评价体系,促进课程教学从单纯的以传授知识、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具备适应未来职业生涯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模式转变,满足就业市场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威斯尼斯人官网版组织教师进行了课程评价制度的改革。在课程考核与评价改革实施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教学环节工作:
一、授课计划
授课计划应与课程标准一致。课程标准中有详细的评价建议,授课计划中的“课程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及成绩构成”应尽量参考课标的建议。
二、过程考核的实施
过程考核的实施过程应在授课计划中体现。授课计划中的“课程考核与评价实施办法及成绩构成”制定后,相应的实施过程应在授课计划的“作业安排”和“授课安排”中体现、印证。
三、教案
教案应与授课计划一致。如:过程考核涉及到的课堂讨论内容、实践考核、分组实验等授课计划中有体现,教案中亦应有相应的内容及安排。
四、过程考核的成绩评定
过程考核的成绩评定应有依据及相应的成绩记录。如:阶段考核的试卷(题);作业的批改情况及成绩登记;课堂讨论的成绩记录;分组实验的成绩记录;考勤记录;学生自评、互评,应有自评、互评的内容及相应的评分表格等等。
五、关于教师手册
教师手册是教师整个教学及评价实施过程的真实记录,因此除原规定内容外,还应包括经审核批准的授课计划及过程考核评价过程中所形成的各项记录,期末还应形成一份平时成绩构成表。装订顺序为:①授课计划②课程教学标准③授课进程表④学生总评成绩⑤总评成绩分析表⑥课程教学质量总结表⑦学生平时成绩构成表⑧学生点名登记表⑨各项考核的记录及成绩评定。
教务处
201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