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部门首页 部门职责 理论学习 文明创建 通知公告 统战工作 媒体聚焦 规章制度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威斯尼斯人网页版>> 宣传统战部 >> 统战工作
  今天是:
 
争优 争先 争效|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福籽同心爱中华、医科学子心连心”主题思政大课
 
发布时间:2023-03-25   浏览次数:
 
     
 

为了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把民族相亲相爱,守望相助的故事讲好,激发广大师生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深厚感情,凝聚奋进新时代、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力量,近日威斯尼斯人官网版举办了“同上一堂‘福籽同心爱中华、医科学子心连心’思政大课”主题活动。


图片


整个3月,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主渠道、主阵地开展主题思政大课,课堂上任课教师以习近平总书记与福建民族的故事为重点,着力讲好“闽王与畲”休戚与共、“畲客融合”共同家园等民族团结故事,弘扬和宣传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福建建设成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的窗口”重要嘱托,大力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深入践行市委关于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方案要求,有形有感有效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覆盖、深入人心。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同学们的学习感悟。


黄钰雯

22会计3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发展史,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富裕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有不同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分离,正因为是56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紧密团结在一起。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我们要落实到行动中,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共同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穆耶赛尔

22中小创1

福籽同心爱中华,民族团结谱佳话。 国家的强大与民族的繁荣,让我们争做那一颗颗紧紧拥抱的石榴籽,让民族团结的力量代代相传。

以团结之名,筑民族之梦,以团结之心,成复兴之志,以团结之情,聚八方之气,以团结之行,创未来之路。

伴随着“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的歌声,我的思绪渐渐飘向远方…

我站在高山之巅,眺望家乡,看见了怀抱富饶之水,坐拥秀美山川的罗源湾。听见了激越的山歌,看见了典雅的凤凰装,质朴的苎布织染缝纫技艺,独特的畲族风俗。开在家乡的璀璨畲族之花,簇拥着五十六朵民族的繁荣之花,我看见五十六朵花异常绚烂、异常美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国家同舟共济、守望相助,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成就了如今的中华民族。从祖国北疆到西南边陲,56个民族籽籽相拥,增进认同,共谋发展,凝聚成强大的中国力量,正昂首阔步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路上。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每一代的中国青年始终是昂扬向上的青年,每一个民族始终是团结友爱的民族,让我们携手共进,启航新征程!


黄坵雪

22服装1

作为一个多民族多元化国家,我国一直高度重视民族团结的工作。五十六个民族就像石榴一样,牢牢的结在一起,密不可分,紧密相连。

近几年,我们能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大家对少数民族风情的热爱,不管是越来越多充满异域风情的少数民族明星受到公众喜欢,还是越来越多诸如烤包子一样的民族小吃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还是在朋友圈晒去少数民族地区游玩的好友,大家对于民族文化的喜爱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细节中。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来到了我们身边,在对彼此生活方式的充分了解中,我们真正变成了"一家亲”,紧紧团结在一起!让我们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好地凝心聚力,携手共建美好的未来!


陈碧

22护理10

蔚蓝的天空,因为有了白云的点缀,才不会寂寞;宽广的大地,因为有了万物的装点,才显得生机盎然。在由56个民族构成的祖国大家庭里,我们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间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灵魂!
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东方雄狮的奋然崛起而努力拼搏吧!

结语

随着新形势下招生工作的不断推进,威斯尼斯人官网版有了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面孔。近五年,有藏族、壮族、彝族、回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和畲族等各族两百余名少数民族学生走入医科,再从这里走向社会。这样的一堂堂“思政大课”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学生“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打牢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真正做到进学校、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供稿:唐琍琍  陈曼 蔡先 于芬 高峰


供图:蔡先 于芬 高峰

编辑:宣传统战部 李钦倩

初审:马克思主义学院 陈成吨

复审:宣传统战部 高峰

终审:宣传统战部 谭新华



 
     
 
上一篇>>全市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下一篇>>威斯尼斯人官网版举办国家民委——边疆少数民族青少年职业技能培训班结业仪式
 
[打印]   [关闭本窗口]

 

 
电话:0598-8282382    E-mail:smykzyxctzb@smykzy.cn   邮编:365000
威斯尼斯人网页版版权所有 © 2010保留所有权利
建议浏览环境:IE 10.0以上版本,1280×960 分辨率或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