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今天是:
 
三明市“客家文化进校园”网络知识竞答100题
 
     
 
发布时间:2011-11-08        访问次数:

1、客家名称“客”的含义是( B )。

A、客家人好客B、客家人是从北方迁徙到闽粤赣地区的移民,与原住民相比较是“客”C、客家人客居异乡D、客家人足迹遍天下

2、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从( B )开始。

A、唐朝 B、东晋 C、宋朝 D、三国

3、客家先民大批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B )。

A、自然灾害 B、躲避战乱 C、改善环境 D、无具体因

4、客家先民在迁徙过程中不忘将祖先的骸骨带上,安居后再选风水安葬,此习俗客家地区一般称为( A )。

A、二次葬 B、风水葬 C、舍利葬 D、捡金葬

5、客家姓氏源头主要在( C)。

A、福建闽南地区B、中国江淮地区C、中国中原地区D、中国东北地区

6、“北有大槐树,南有石壁村”是在客家人中广泛流传的口语,其中的“大槐树”即大槐村在( C )。

A、河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安徽省

7、客家民系是中华民族中的( A )一支民系。

A、汉族 B、畲族 C、瑶族

8、客家大本营即客家人的聚居地,为闽西、( B )、赣南这块三省相连的地区。

A、粤西 B、粤东 C、粤北

9、客家人中流传的“葛藤佳话”的故事与历史名人( C )有关。

A、陶渊明 B、李自成 C、黄巢 D、刘邦

10、客家人了解自己的祖先有多种方法,其中最主要的一种是( D )。

A、到宗族祠堂祭祖B、到祖先的墓地祭祀C、询问老年人D、查找族谱

11、( C )时期,在闽粤赣客家聚居地域内,初步形成一支同操客家话、有着共同物质文化生活和共同心理素质的独特汉族民系客家人。

A.东晋 B.北宋 C.南宋 D.唐朝

12、由于汉人移民激增,一个县的人口由唐代天宝元年(742年)的5000人增长到南宋宝佑元年(1223年)的11万多人,这一客家县是( A )。

A、宁化县B、将乐县C、建宁县D、沙县

13、宁化位于福建西部,闽赣边界中部,地处“三江”源头,这“三江”是闽江、赣江和( A )。

A、汀江 B、九龙江 C、韩江

14、客家先民进入福建宁化石壁的主要隘口是(A )。

A、站岭隘B、甘家隘C、船顶隘D、罗坑隘

15、宁化县建县于唐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最早的县名叫什么?( A )。

A、黄连县 B、清宁县 C、宁化县

16、宁化的开基始祖是(B )。

A、罗令纪 B、巫罗俊 C、郑文宝

17、历史上曾经由汀州管辖,但是建县比汀州建州更早,今属于三明市管辖的县是( D )。

A、明溪县B、清流县C、沙县D、宁化县

18、对客家人的界定已形成共识,那就是:“凡具有客家血统、客家文化素质和客家认同意识三项要求中任何( B )项的人,都是客家人”。

A.1 B.2 C.3

19、客家精神是客家人的优秀思想意识、道德品质、伦理观念和( A )的集中体现。

A.文化习俗 B.生活习俗 C.生产习俗

20、客家人族群意识和生存意识特别强烈,他们秉性刚、民风朴、重感情、讲义气,好勇敢闯,富有团结斗争精神,这种精神被客家人概括为“( C )”精神。

A、拼搏 B、反抗 C、硬颈

21、客家人的主体是中原南迁的汉人,客家先民在南迁和定居后也不断吸收和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古越文化和畲族、瑶族等文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吸收和融合了( C )文化。

A.古越 B.瑶族 C.畲族

22、学术界将客家居住地分为纯客住县和非纯客住县,纯客住县是指该县客家人超过( C ) %的县

A.70 B.80 C.90 D.100

23、世界客属公认的客家祖地是指( A )。

A.三明宁化石壁 B.江西石城 C.龙岩长汀 D.广东梅县

24、1912 年英国传教士艮贝尔在一本书中说:“岭东之客家,十有八九皆称其祖先多来自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者。”这本书是( D )。

A、《客家研究导论》B、《客家源流考》C、《嘉应州志·丛说》D、《客家源流与迁移》

25、当今许多客家人都把广东梅州当成“客都”。而这个“客都”在清《嘉应州志》上记载“梅州人民抗元的壮烈,地为之墟,闽之邻粤者,相率迁移来梅者,大约以宁化为最多。所有戚友询其先世,皆来自( A )人。”

A、宁化石壁 B、赣州石城 C、汀州武平

26、位于福建西部的一条山脉,唐末以来对于阻隔中原战乱,为客家先民提供避难之所,在石壁聚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一山脉是( C )。

A、玳瑁山脉B、宝台山脉C、武夷山脉D、戴云山脉

27、客家母亲河是指( C )。

A.闽江 B.赣江 C.汀江 D.翠江

28、客家摇篮一般是指( B )。

A.汀州 B.赣州 C.梅州

29、宁化县南宋宝佑年间有人口38000户,到了明代万历二十年只有5232户,减少32768户,其原因是( C )。

A、战争造成人口减少B、饥荒造成人口减少C、迁徙到其他地区D、回到北方中原地区

30、客家人从大陆大量迁往台湾的朝代是( D )。

A、明代B、宋代C、元代D、清代

31、客家人称出国谋生为“过藩”。因为他们大都是去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泰国这些毗邻中国( C )的国家,因之又称为“出南洋”。

A.东部 B.北方 C.南方

32、第一个出洋的客家人是广东梅县松口的卓满,至今在海外的客家人已达数千万人。目前在海外的重要客家社团组织就有( B )个。

A.100 B.300 C.500 D.1000

33、“有太阳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在客家人中这句话的准确含义是( D )。

A、客家人分布在所有有阳光的地方 B、世界各地都有客家人

C、客家人是移民 D、客家人数多,分布广

34、海外客家人最集中密集的地区是( C )。

A、美国唐人街B、法国C、东南亚D、巴西

35、截止目前,海外客家人约有( C )万人。

A、7000 B、6000 C、5000 D、4000

36、现在客家人分布五大洲的(C )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亿人口。

A、60 B、70 C、80

37、全国目前唯一的一个百分之百的客家人聚居县是(D )。

A.福建宁化 B.江西石城 C.广东梅县 D.广东蕉岭

38、客家话是客家民系的主要标志,它分为粤台、粤中、粤北、惠州、汀州、宁龙、于桂、铜鼓等八个客家方言片。客家方言学界确认( A )嘉应小片的梅县话为标准口音。

A.粤台片 B.粤中片 C.粤北片 D.汀州片

39、最原始的客家话从( D )形成。

A、梅州 B、龙岩 C、潮汕一带 D、宁化石壁一带

40客家方言的声调多数县市是五个或六个,少数县市是四个或七个,不论多少个都来源于古代四声——平声、( A )、去声、入声。

A、上声 B、阴平 C、阳平

41、旧时客家青年妇女的外衣颜色以蓝色居多,其原因是( D )。

A、不喜欢花色B、艰苦朴素的习惯C、时尚D、自己织布和染色的条件限制

42、下列服饰中不属于客家服饰的是( C )。

A、掩腹子(围裙) B、绣花肚兜 C、金叉银配 D、包袱子

43、大陆客家妇女服饰最主要的标志是( A )。

A、围身裙(围裙)B、凉帽(斗笠四周缝布)C、头帕D、大襟衫

44、客家地区旧时最为流行的男女都宜的服装款式为 ( A )。

A、大襟衫 B、对襟衫 C、长袍 D、短衫

45、旧时客家妇女穿戴由自己绣制的围裙,其绣工的精美程度,常用作衡量妇女贤德的标准。这样的围裙宁化民间称为( B )。

A、围兜子 B、掩腹子 C、腹裙 D、围涎

46、客家妇女不缠脚的主要原因是( C )。

A、长途迁徙的需要B、思想观念的变化C、艰苦环境中生产劳动的需要D、鄙视封建社会要求妇女缠足的陋习

47、客家女性由于与男子一样参与体力劳动,与其它民系妇女有很大的区别,最显著的是( B )。

A、盘髻子 B、大脚 C、穿耳洞 D、手茧

48、客家过年的年初七往往要吃七样菜(也称七色菜、七样羹),它们是芹菜、蒜子、葱子、芫荽、韭菜、鱼、肉,形成这一饮食文化的原因主要是( C)。

A、营养与花色品种的搭配B、“七”字在客家文化中的特殊含义C、以谐音作比喻,祈求家庭的幸福D、饮食习惯

49、传统客家菜的烹调特点是( C )。

A、以炸为主B、以烤为主C、以煮闷为主D、以蒸为主

50、 在传统习惯中,客家吃芋饺的节日是( B )。

A、端午节B、重阳节C、中秋节D、春节

51、闽西汀州八大干是闽西地区有风味特色的八种干制食品,以下地区与食品搭配正确的是( C )。

A、宁化-老鼠干 清流-肉脯干 明溪-豆腐干

B、宁化-肉脯干 清流-老鼠干 明溪-豆腐干

C、宁化-老鼠干 清流-笋干 明溪-肉脯干

D、宁化-肉脯干 清流-豆腐干 明溪-老鼠干

52、客家独有的待客食品是( C )。

A、烧卖 B、馄饨 C、擂茶 D、水饺

5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宁化特色小吃的是( C )。

A、生鱼片 B、韭菜包 C、鸭翅 D、大卷

54、将乐县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客家食品是( B )。

A、酒娘、B、擂茶C、米粿D、七层糕

55、客家食品“闽西八大干”中的“老鼠干”,其老鼠的类别是( C )。

A、山鼠B、家鼠C、田鼠D、屋顶鼠

56、宁化客家人端午节有“挂青”的习俗,“青”是指 ( C )。

A、柳枝 B、艾草 C、葛藤 D、菖蒲

57、从宁化方言来看,名称含有“热闹”的意思,一种在农历正月二十以前举行的庙会,期间有演戏、抬神、游灯等活动,此节令宁化民间俗称( B )。

A、元宵 B、过漾 C、花朝 D、春社

58、七夕节,按宁化传统习俗,有搭彩棚、设案焚香、陈列果品、教幼儿跪诵和书写等活动,民间称之为( C )。

A、拜师 B、诵习 C、乞巧 D、拜月

59、下列民俗活动中属于客家文化独有的是( D )。

A、舞龙灯 B、皮影戏 C、稻草龙 D、板凳龙

60、牌子锣鼓是宁化独具特色的客家器乐形式,一般由六至七人组成,器乐有锣、鼓、唢呐、钹等。其特点具有普及性、娱乐性和 ( B )。

A、娱神性 B、行走性 C、神秘性 D、巫化性

61、宁化客家山歌以比兴为主,旋律悠扬,曲调丰富,其中表现客家人立志参加红军闹革命题材的山歌是( A ) 。

A、《韭菜开花》 B、《送郎当红军》

C、《农工商学都要勤》 D、《新打梭标两面光》

62、客家山歌中采用对唱形式,有问有答,或自问自答,题材广博,内容宏大,涉及天文地理、士农工商、花鸟鱼虫、生老病死等山歌形式,民间称之为( C ) 。

A、答歌 B、打歌 C、锁歌 D、对歌

63、客家山歌歌词的句数多是( D )。

A、八句一首B、六句一首C、十句一首D、四句一首

64、客家童谣唱道:“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放条鲤嬷八尺长。鲤嬷头上撑灯盏,鲤嬷肚里做学堂。做个学堂四四方,兜张凳子写文章……”这首童谣在客家地区普遍流行,它最重要的意义是( D )。

A、表现了客家儿童的童趣B、表现客家儿童爱学习C、寄托着长辈们对子弟读书做官的热切期望D、体现了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

65、客家“耕读传家” 的含义是( A )。

A、既知书达礼学做人,又能从事劳动谋生B、一边读书,一边耕地C、读书不忘劳动D、劳动之余还要读书

66、客家家族祠堂前或者屋前、陵墓前所立的石旗杆(又称石楣杆、石笔),它的作用是( C )。

A、便于区分祠堂属于哪个家族B、便于记载本族考上秀才、举人、进士和当官的子弟的名字C、激励子孙后代成才立业

67、客家人的信仰特点是( D )。

A、佛教神信仰B、道教神信仰C、祖神信仰D、多神信仰

68、被称为客家保护神的是( C )。

A、妈祖B、二老佛C、定光佛

69、三明历史上著名的笋帮公栈所在的客家古镇是( D )。

A、清流县嵩溪镇B、宁化县翠江镇C、明溪县盖洋镇D、永安市贡川镇

70、客家特色民居——福建土楼( C )年在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A.2006 B.2007 C.2008 D.2009

71、客家民居的建筑形式多种多样,其中最具特色的传统民居主要有赣南围屋、闽西土楼、粤东围龙屋以及五凤楼、( B )等。

A.四合院 B.走马楼 C.吊脚楼 D.竹楼

72、宁化是一块人杰地灵的地方,古时科举,宁化先后出现过状元1人,探花1人,进士89人,152人中举。唐太宗十年,成为汀州府进士第一人者,是该县的( A )。

A、伍正已 B、伍 C、张显宗

73、宁化客家名人郑文宝著称于世的书法是( C )。

A、隶书B、正楷C、小篆D、行书

74、宁化籍清代书法家( C ),其隶书别具一格,与邓时如并称“南伊北邓”。

A、伊籍 B、伊向开 C、伊秉绶 D、伊其华

75、下列“扬州八怪”人物中属于宁化人的是( B )。

A、高翔 B、黄慎 C、汪士慎 D、郑燮

76、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中,出生于闽粤赣客家大本营的是( C )。

A、朱德B、陈毅C、叶剑英D、刘伯承

77、历史上,宁化客家人的族谱刻印方式基本沿用( D )印刷。

A、泥活字 B、铜活字 C、铅字 D、木活字

78、被史学人士誉为“中国古代著名的两部半史志之一,为中国国家图书馆和欧美、日本等国珍藏的康熙甲子《宁化县志》的编纂者是( A )。

A、李世熊B、郑文宝C、黄慎D、伊秉绶

79、现存客家族谱种类很多、简繁各异,就一般而言,大体可分为( C )。

A、房谱、支谱、家谱、家乘、族谱 B、祠谱、世谱、联谱、统谱 C、房谱、支谱、家谱、族谱、祠谱、世谱、联谱、统谱

80、宁化客家传统族谱内容包括:谱名、谱序、凡例、图像、谱论、恩荣录、姓氏渊源、世系、族规族法、祠堂、族产、字辈、传记、五服图、坟墓、地方掌故、寺庙记、地理风水等,( A )是族谱的中心内容,占了族谱内容的大部分。

A、世系 B、姓氏渊源 C、传记

81、宁化县石壁客家祭祖习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时间是( D )。

A、2008年B、2009年C、2010年D、2011年

82杨成武将军考察宁化石壁并亲自题词“石壁客家祖地”的时间是( A)。

A、1991年B、1992年C、1993年D、1994年

83、全国政协叶选平副主席1995年在石壁客家公祠建竣之时,为石壁客家公祠题署的祠匾是( A )。

A、客家公祠B、客家祖地C、客家摇篮D、客家魂

84、宁化石壁祭祖大典在每年的( A )举行。

A、10月16日 B、12月20日

C、11月16日 D、11月20日

85、石壁客家公祠占地约( D )平方米。

A、3000 B、4000 C、5000 D、10000

86、石壁客家公祠于( D )年落成。

A、1999年 B、1998年 C、1996年 D、1995年

87、客家公祠正殿供奉着客家(B )个姓氏祖先排位。

A、140个 B、161个 C、180个 D、200个

88、至2011年,宁化已举办了( C )届世界客属石壁祖地祭祖大典。

A、15届 B、16届 C、17届

89、石壁客家公祠,正殿号为( B ),供160余姓氏祖神位于一堂,显示出“祖地之祖”、“民系之祖”、“姓氏之祖”为一体和石壁浓厚的客家集团意识。十余年来,有25个国家和地区30余万人次到此寻根谒祖。

A、石壁堂 B、玉屏堂 C、怀祖堂

90、宁化举行的第一届“宁化石壁与客家世界”学术研讨会是在哪一年?(B )。

A、1996年 B、1997年 C、1998

91、首届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1971年9月在( A )举办的。

A.香港 B.台北 C.新加坡 D.马来西亚

92、世界客属恳亲大会的宗旨是( D )。

A、招商引资B、学术研讨C、寻根谒祖D、联络海内外客属的乡情乡谊

93、世界客属恳亲大会在大陆城市首次举办地是( B )。

A.龙岩 B.梅州 C.赣州

94、截止2011年,世界客属恳亲大会至今已在国内大陆城市中举办了( B )届。

A.7 B.8 C.9 D.10

95、世界第二十四届客属恳亲大会的主办地是( D )。

A、新加坡B、台北C、三明D、北海

96、将于明年11月左右在三明举办的世界客属恳亲大会是第( A )届。

A.25 B.26 C.27 D.24

97、三明是客家大市,十二个县(市、区)中有( D )个可以称之为客家县,共聚居客家人口近200万。

A.7 B.8 C.9 D.10

98、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官方网站——客家祖地网(www.hakkaroot.com)是2011年( B )月正式开通启用的。

A.6 B.7 C.8 D.9

99世界客属第25届恳亲大会吉祥物名称是( A )。

A.明明 B.迎迎 C.宁宁 D.林林

100、“广东各姓谱乘,多载其上世以避黄巢之乱,曾寄居宁化石壁村葛藤坑,因而转徙各地。”这句话来自客家学大师罗香林的论文《宁化石壁村考》,这篇论文发表的时间是( C )。

A、20世纪20年代B、20世纪30年代C、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

关闭

 
     
 
[打印]   [关闭本窗口]
 
建议1680×1050分辨率或更高,IE10.0以上内核的浏览器浏览本站点
联系电话:0598-8282382(办公室) 0598-8282672(招生办) 0598-8282395(成教)
地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高岩路6号 邮编:365000 电子邮件:smzybgs@126.com  闽ICP备17016895号  闽公安备:350402020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