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赛项规程
赛项编号:G-05
赛项名称: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赛项组别:高职组
赛项归属大类:制造类
二、竞赛目的
深化我省高职机械制造类专业数控技术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动高职教育紧贴产业需求,促进机械制造业企业急需的CAD/CAM自动编程与多轴联动加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着重考察参赛选手基于工作过程的安全、质量、效率、成本和环保意识;考察参赛选手的团队协作、计划组织与协调的综合职业能力。对参赛选手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多个能力层面进行全方位的检验。
三、竞赛内容
(一)复杂部件造型
利用现场提供的数控车床、四轴加工中心、CAD/CAM软件等,根据指定图样的型面特点和曲面造型的需要,建立复杂部件的三维几何模型。复杂部件中有1个零件需要车铣工艺复合加工。
(二)多轴(含四轴)数控编程
根据现场提供的零件毛坯、数控车床、四轴加工中心等,使用CAD/CAM软件进行多轴编程,进行程序仿真与校验后,实现DNC加工。
(三)多轴(含四轴)加工和部件装配
利用现场提供的工艺装备条件,设计零件的加工工艺方案,完成零件的数控车削与多轴联动铣削加工,零件加工完成后,根据部件装配图进行装配。
四、竞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个院校只能报一个参赛队,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指定其中1名为队长,参赛选手须为同校在籍学生,性别和年级不限。每支参赛队可配1~2名指导教师。
五、竞赛流程
(一)竞赛准备
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学生证),并携(佩)戴大赛组委会签发的相关证件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必须按比赛时间,提前30分钟检录进入赛场,并按照抽签指定的比赛工位号参加比赛。迟到超过10分钟者不得参加比赛。
(二)竞赛检录
参赛选手进入比赛现场前,由大赛组委会分批组织参赛选手抽取工位号,并由参赛选手对抽签结果签字确认。然后按抽取的工位号,进行比赛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填写相关资料,裁判员将对各参赛选手的身份和填写的资料进行核对。
(三)等候竞赛
参赛选手进入操作比赛现场后,应听从现场裁判人员的指挥。
(四)正式竞赛
1.在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时,开始比赛计时。
2.现场工作人员按工位编号顺序逐步发放工件毛坯和工具,各参赛队对上述物品进行检查确认并签字。
3.各参赛队选手对赛场物品应爱护、保养、保管,防止丢失。损坏的物品必须保留,丢失物品要照价赔偿。
4.各参赛选手必须在确保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前提下操作机床。加工开始前,应先进行程序校验。
5.各参赛选手必须严格按照机加工工艺守则和机床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一旦出现较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撞刀、掉刀、加工过程中工件严重移位或飞出、机床与刀具、夹具及第四轴干涉等情况),经裁判长批准后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6.比赛过程中,裁判员将考核各位参赛选手的安全文明操作情况。出现非安全文明操作的要作好记录。
7.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不能更换毛坯,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自带刀具、量具要妥善保管。大赛统一提供夹具(虎钳),选手不得私自拆卸或自带工装夹具,否则后果自负,且自带工装夹具一律没收;各参赛队之间不能走动、交流。
8.数控加工中心卸刀时,应到大赛指定卸刀点卸刀。
9.当比赛过程中出现机床故障等设备问题时,参赛选手应提请裁判员到机床确认原因,对于确因设备故障耽搁的时间,由裁判组将选手耽搁的时间酌情后延。
(五)提交竞赛成果
1.在比赛时间结束前15分钟,裁判长宣布比赛即将结束,各参赛队应准备停止加工。比赛时间一到,各参赛队应立即停机。未停机者将酌情扣分,工作人员将按下复位按钮,退出刀具,强制停机。比赛结束后,参赛选手应按赛事组委会要求进行机床的相关清理工作(如:将机床各执行部件停止在适当的位置、卸下工件、切断机床电源等)。
2.各参赛队完成加工决定提交竞赛成果时,应提请裁判员到机床处收取工件及加工工艺文件,参赛选手在裁判员记录的比赛情况记录表上签字确认,由裁判员转交指定工作人员,统一装箱和密封。
(六)退出竞赛场地
1.各参赛队完成加工提交竞赛成果后,大赛工作人员将到达现场清点赛场提供的物品,损坏的物品必须有实物在,丢失的物品要照价赔偿;自带刀具和量具各参赛队自行妥善保管好,离开赛场时带走。
2. 各参赛队完成加工提交竞赛成果并交接后,应对比赛机床进行清扫,对使用的机床附件进行回位(如:车床卡盘三爪复位、铣床平口钳钳口收拢复位等)。
3.经裁判员检查许可后,参赛选手方能离开参赛场地。
(七)查询比赛成绩
按2016年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组委会规定执行。
六、竞赛试题
竞赛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宗旨,赛前在大赛指定网站上公布样题,公开考核范围。
(一)竞赛成果文件
1.零件加工工艺方案。
2.加工出的零件或者装配后的产品部件。
所有比赛结果经裁判员确认后交检测组检测。现场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的文明生产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在参赛队结束比赛时完成评分。
七、竞赛规则
1.现场提供数控机床操作说明书、计算机及CAD/CAM软件等技术资料,若参赛队需要使用自带软件应于赛项报道日前七天(含第七天)自带正版软件到大赛指定地点安装备用。竞赛过程中加工及测量所需工具、刀具、量具等由参赛队自备。
2.参赛队按照参赛时段进入比赛场地,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流程和时间安排,利用现场提供的条件,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与步骤,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竞赛任务。
3.比赛分批依次进行。参赛队的入场顺序和竞赛题采取抽签的方式确定。
4.参赛队按竞赛指南规定时间进入赛场并抽取比赛工位,选手进行工作分工并制订加工方案;赛前15分钟进入比赛工位,确认现场条件;比赛时间到方可开始切削加工。
5.比赛时间为4小时,连续进行,包括复杂部件造型、多轴(含四轴)数控编程、多轴(含四轴)加工和部件装配所需时间;竞赛过程中,食品和饮水由参赛队自备,选手休息、饮食等时间都计算在比赛时间内。
6.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须严格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和工艺守则,确保人身及设备安全,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因设备故障导致选手中断或终止比赛,由大赛裁判长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若因参赛选手操作失误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或造成安全事故不能进行比赛的,裁判组有权中止比赛。
7.参赛队若欲提前结束比赛,应由队长向裁判员举手示意,比赛终止时间由裁判员记录,参赛队结束比赛后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
8.参赛队需按照竞赛规程要求提交比赛结果,裁判员在比赛结果的规定位置做标记,并与参赛队员一起签字确认。
9.比赛结束时,参赛队须完成现场清理并将设备恢复到初始状态,经裁判员确认后方可离开赛场。
10.东道主队安排在首场比赛。
11.赛题非公开部分,所有有关专家和裁判签订保密协议,严守保密纪律。
八、竞赛环境
(一)竞赛场地
根据数控编程与加工实际流程,参照企业数控加工车间布局方式布置竞赛场地,构成竞赛单元;赛场采光、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气源。每个竞赛工位标明编号。
(二)竞赛设备
数控车床:大连机床厂产CKD6136i/750型(配华中数控系统)。
四轴加工中心:沈阳机床厂产VMC-850E型(配FANUC 数控系统)。
每个竞赛工位机床配置一台计算机。
九、技术规范
(一)竞赛标准
1.按照《数控车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及以下所有低级别的要求,适当增加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知识。
2.按照《加工中心操作工国家职业标准》中规定的国家职业资格高级工及以下所有低级别的要求,适当增加本领域的新技术、新技能等相关知识。
(二)工件材料
操作竞赛加工零件的材料为45号钢。
(三)职业道德
1.敬业爱岗,忠于职守,严于律已。
2.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3.认真负责,吃苦耐劳。
4.遵守操作规程,安全、文明生产。
5.着装规范整洁,爱护设备,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
(四)相关知识与技能
1.复杂零件曲面三维造型。
2.手动编程和自动编程。
3.车削、铣削及车、铣组合加工的工艺设计、程序编制与加工。
4.数控车加工要素:内、外圆的车削,内、外沟槽的车削,内、外螺纹的车削,端面槽的车削。
5.加工中心加工要素:平面的加工、轮廓的加工、曲面的加工、孔类的加工、槽类的加工。
6.数控机床试切加工,了解机械加工精度与测量方法。
(五)加工精度要求
1.尺寸精度等级达到IT7~8级。
2.形位精度等级达到IT8级。
3.表面粗糙度个别地方要求Ra0.8~1.6,其余Ra3.2。
十、技术平台
(一)硬件平台
提供满足比赛流程和比赛要求的设施设备,清单如下:
赛位基本设备一览表
序号 |
主要设备名称 |
生产厂家 |
型号 |
台(套)数 |
备注 |
1 |
数控车床 |
大连 |
CKD6136i |
4台 |
其中一台为备机 |
2 |
数控加工中心(四轴) |
沈阳 |
VMC-850E |
4台 |
其中一台为备机 |
3 |
电脑 |
联想 |
17寸 |
8台 |
|
1.数控车床:大连机床厂产CKD6136i/750型(配华中数控系统世纪星)。
2.四轴加工中心:沈阳机床厂产VMC-850E型(FANUC 0i mate)。机床接口可以DNC在线加工,机床不提供CF存储卡和U盘接口的使用。
铣刀的刀柄为BT40刀柄配45°拉钉,铣刀的刀柄选手自带(数量不限),数控车床三爪卡盘的三爪参赛选手不能自带,通用刀具、量具和工具由参赛选手自带自备。
(二)软件平台
1.CAXA制造工程师软件V2015(院校);2.WorkNC V23;3.CimatronE11等软件。
注:软件平台所列CAD/CAM软件赛前预装好,参赛队选手可自由选择使用,若参赛队需要使用自带软件应于赛项报到日前七天(含第七天)自带正版软件到大赛指定地点安装备用。
十一、成绩评定
1.参赛队提交的比赛结果,即所加工装配的复杂部件(含零件)及加工工艺文件。加工装配的复杂部件(含零件)经裁判员确认后交检测组检测,根据检测评分标准(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和装配质量与精度等)进行评分;加工工艺文件由组委会聘请的专家,根据检测评分标准(包括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工序安排的正确性、加工成本的经济性等) 进行评分;现场裁判员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队的文明生产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在参赛队结束比赛时完成评分。
2.复杂部件零件加工与装配质量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位置精度、表面质量、加工成本、加工时间和装配质量与精度等方面。
3.文明生产评价包括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环境保护等方面。
4.比赛总成绩满分100分,加工工艺文件编制部分(注重加工工艺路线的合理性、工序安排的正确性、加工成本的经济性)占15%,复杂部件零件加工与装配质量部分(注重零件加工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表面质量、装配精度和加工时间)占70%,现场文明生产部分(包括工作态度、安全意识、职业规范、环境保护、低碳减排等方面)为扣分项,不单独计分,占15%。
5.参赛队只计团体竞赛成绩,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比赛名次按照总得分高低排序。当总分相同时,再依次按照工件得分、工艺文件编制得分排序。
十二、赛项安全
(一)数控车床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
(1)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所有参赛选手须统一着装,女生戴工作帽。
(2)选手须穿防滑皮鞋。
(3)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
2.操作
(1)操作者应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熟悉本机床的基本性能和结构,禁止超性能使用。
(2)开机前,操作者必须清理好现场。机床导轨、机床防护罩顶部不允许放置工具、工件及其他杂物。上述物品必须放在指定的工位器具上。
(3)机床开机时应遵循先回零、手动、点动、自动的原则。机床运行应遵循先低速、中速、再高速的运行原则,其中低、中速运行时间不得少于2~3分钟。当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能开始工作。
(4)操作机床必须遵循机械加工工艺守则。
(5)严禁在卡盘上、顶尖间敲打、校直和修正工件,必须确认工件和刀具夹紧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6)操作者在竞赛时更换刀具、工件、调整工件或离开机床时必须停机。
(7)机床上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者不得任意拆卸和移动。
(8)机床开始加工之前必须采用程序校验方式检查所用程序是否与被加工零件相符,待确定无误后,方可关好安全防护罩,操作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9)机床附件和量具、刀具应妥善保管,保持完整与良好。
(10)比赛完毕后应清扫机床,保持整齐、清洁,将拖板和尾座移至床尾位置,并切断机床电源。
(11)机床在工作中发生故障或产生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保持现场,同时应立即报告当值裁判。
(二)数控加工中心安全操作规程
1.安全
(1)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所有参赛选手须统一着装,女生戴工作帽。
(2)选手须穿防滑皮鞋或劳保鞋。
(3)严禁戴手套操作机床。
2.操作
(1)操作者应根据机床“使用说明书”的要求,熟悉本机床的基本性能和结构,禁止超性能使用。
(2)开机前,操作者必须清理好现场,机床工作台面上、机床防护罩顶部不允许放置工具、工件及其它杂物,上述物品必须放在指定的工位器具上。机床工作台运行区域内不允许有障碍物。
(3)机床开机应遵循先回零、手动、点动和自动的原则,机床运行应遵循先低速、中速、再高速的运行原则,其中低、中速运行时间不少于2~3分钟。当确定无异常情况后,方能进行工作。
(4)操作者必须遵循机械加工工艺守则。
(5)刀具和工件必须夹紧,自动换刀时,为防止刀柄脱落,必须确定刀具和刀柄已经夹紧,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
(6)机床上的安全防护装置,操作者不得任意拆卸和移动。
(7)机床开始加工之前,必须采用程序校验方式检查所用程序是否与被加工零件相符,待确定无误后,方可关好安全防护罩,操作机床进行零件加工。
(8)操作者在竞赛时更换刀具、工件、调整工件或离开机床时必须停机。
(9)在切削过程中,刀具未退出工件时,不准停机。主轴停止转动前,必须先停止切削进给。
(10)机床附件和刀具、量具应妥善保管,保持完整与良好。
(11)比赛完毕后,应清扫机床,保持整齐、清洁,将工作台移至中间位置并切断电源。
(12)机床在工作中发生故障或产生不正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保护现场,同时应立即报告当值裁判。
(三)根据赛项具体特点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赛前组织安保人员进行培训,提前进行安全教育和演习,使安保人员熟悉大赛的安全预案,明确各自的分工和职责。督促各部门检查消防设施,做好安全保卫工作,防止火灾、盗窃现象发生,要按时关窗锁门,确保大赛期间赛场财产的安全。
竞赛过程中如若发生安全事故,立即报告现场总指挥,同时启动事故处理应急预案,各类人员按照分工各尽其责,立即展开现场抢救和组织人员疏散,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害及财产损失。
竞赛结束时,要及时进行安全检查,重点做好防火、防盗以及电气、设备的安全检查,防止因疏忽而发生事故。
(四)安全防范基本要求
坚守岗位,认真履职。
听从指挥,反应迅速。
保持联络,及时沟通。
明确责任,问责追究。
十三、申诉与仲裁
1.福建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设仲裁工作委员会,赛点设仲裁工作组,组长由大赛组委会办公室指派,组员为赛项裁判长和赛点执委会主任。
2.参赛队对赛事过程、工作人员工作若有疑异(异议),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前提下可由参赛队领队以书面形式向赛点仲裁组提出申诉。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3.提出申诉应在赛项比赛结束后1小时内向赛点仲裁组提出。超过时效不予受理。提出申诉后申诉人及相关涉及人员不得离开赛点,否则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4.赛点仲裁工作组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时将复议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
5.对赛点仲裁组复议结果不服的,可由代表队所在院校校级领导向大赛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大赛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6.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撤诉。
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四、竞赛观摩
1. 新闻媒体等进入赛场必须经过大赛执委会允许,由专人陪同并且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能影响比赛进行。
2.裁判根据现场情况判断是否允许指导教师观摩,观摩时不得大声喧哗,并严禁与选手进行交谈,不得在赛位前长时间停留,以免影响选手比赛,不准向场内裁判员及工作人员提问,禁止拍照,凡违反规定者,立即取消其观摩资格。
十五、竞赛须知
1.参赛队选手在报名或者确认后原则上不再更换。如筹备过程中因故不能参赛,参赛学校的主管部门需出具书面说明,按照相关程序补充参赛选手,并接受审核;竞赛开始后不得更换选手,不允许队员缺席比赛。任何情况下不允许更换新的指导教师,允许指导教师缺席。
2.各参赛队竞赛场次和赛位采用抽签方式确定。
3.参赛队选手和指导教师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格遵守比赛规则和比赛纪律,服从裁判,尊重裁判和赛场工作人员,自觉维护赛场秩序。
4.竞赛过程中,除参加当场次竞赛的选手、裁判员、现场工作人员和经批准的人员外,领队、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竞赛现场。
5.指导老师应及时查看大赛有关赛项的通知和内容,认真研究和掌握本赛项竞赛的规程、技术规范和赛场要求,指导选手做好赛前的一切技术准备和竞赛准备。
6.参赛选手请勿携带一切电子设备、存储设备(如U盘移动硬盘等)、通讯设备及其他资料进入赛场,否则取消比赛成绩。
7.竞赛时,在收到开赛信号前不得启动操作,各参赛队自行决定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在指定工位上完成竞赛项目,严禁作弊行为。
8.竞赛完毕,选手应全体起立,结束操作。将资料和工具整齐摆放在操作平台上,经工作人员清点后方可离开赛场,离开赛场时不得带走任何资料。
9.在竞赛期间,未经执委会的批准,参赛选手不得接受其他单位和个人进行的与竞赛内容相关的采访。参赛选手不得将竞赛的相关信息私自公布。
10.各竞赛队按照大赛要求和赛题要求提交递交竞赛成果,禁止在竞赛成果上做任何与竞赛无关的记号。